k8凯发官方网站

  • EN
  • 周进高等: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刊出时间:2020

    作者简介:周进高,1967 年生,正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气地质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70 余篇、出版专著7 部。地址:(310023)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920 号。ORCID:0000-003-4064-361X。

    E-mail:zhoujg_hz@petrochina.com.cn



    周进高1,2 席胜利3 邓红婴1 于   洲1

    刘新社3 丁振纯1 李维岭1 唐   瑾4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k8凯发官方网站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 要:多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有的沉积相图难以满足该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分析该盆地古地貌背景的基础上,运用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岩相识别技术,通过编制深层中寒武统张夏组和下奥陶统马家沟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分析了张夏期和马家沟期的古地理特征,建立了两期沉积模式,研究了古地理对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张夏组沉积期具有“三隆四坳”古地理背景,隆坳背景受前震旦系裂陷的影响,呈北东向展布,坳陷区演化为深水海湾或台内洼地,隆起区演化为碳酸盐岩台地,隆坳转折带和古隆起周围发育鲕粒滩,构成张夏组有利的储集相带;②马家沟组沉积期具有“三隆两凹一凸”的古地理格局,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古隆具有重要的障壁作用,海侵期沿古隆发育滩和坪、坳陷发育成潟湖,海退期古隆暴露、坳陷则演化为膏盐湖,膏云坪是有利的储集相带,潟湖成为盖层发育的重要场所;③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了储层沉积背景和物质基。栽缙诎自剖脱胰茏饔酶脑斓姆段Ш统潭染哂兄匾跋,从而控制有利储层宏观分布;④张夏组镶边台地沉积模式和马家沟组障壁台地沉积模式揭示张夏组存在着3 种潜在的油气成藏组合、马家沟组存在着2 种油气成藏组合。结论认为,张夏组风化壳,以及马家沟组上组合风化壳、中下组合颗粒滩是该盆地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奥陶纪;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储集层分布;油气勘探方向

    0 引言
    我国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可以追索到20 世纪40 年代,其历程大致经历了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起步到1955 年,以黄汲清[1] 和刘鸿允[2] 等为代表,主要基于岩石地层学,以构造层或系、统为单元的粗线条岩相古地理编制阶段;第二阶段为19561985 年,以关士聪[3]、王鸿祯等[4] 为代表,以生物地层学为指导,结合岩石地层学,以统或组为单元成图;第三阶段为19861997 年,以刘宝珺[5]、冯增昭[6-7]、贾承造[8] 等为代表,以板块构造为指导,基于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主要以组为单元编图;第四阶段从1998 年至今,以板块构造和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三级层序或体系域为单元成图,主要以赵文智[9]、马永生[10]、:腿[11] 等为代表。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冯增昭的工作奠定了基。罘胶频[12]、杨华等[13]、周进高等[14]、李文厚等[15] 等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认识,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风化壳k8凯发官方网站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勘探向深层发展,限于资料基础和认识程度,以往的岩相古地理图件已无法满足新的勘探需求。为此,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和中国石油的研究专项,运用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岩相识别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开展了持续的攻关,在构造—岩相古地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笔者以盆地主要勘探层中寒武统张夏组、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例,通过编制鄂尔多斯盆地张夏组和马家沟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期为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有利勘探区带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该盆地深层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1 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其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和上寒武统三山子组、中寒武统张夏组[16-19]。马家沟组为一套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沉积,由下至上细分为马一至马六个岩性段,其中马五段自上而下又细分为10 个亚段;马家沟组按储盖组合细分为套,马五1 亚段—马五4 亚段为上组合,马五5 亚段—马五10亚段为中组合,马四段—马一段为下组合;马一、马三、马五段以白云岩和膏盐岩为主,代表高位域沉积,马二、马四、马六段以石灰岩为主夹白云岩,代表海侵域沉积,残余厚度介于~ 600 m ;三山子组和张夏组为一套鲕粒云岩和粉—细晶云岩,夹石灰岩,厚度介于~ 500 m(图1)。1989 年,陕参井在马家沟组风化壳获得突破,至今已在马家沟组上组合累计探明k8凯发官方网站气地质储量6 500×108 m3。近年来,又先后在中组合的马五6、马五7、马五9 亚段以及马四、马三段和寒武系等层位取得新的突破,揭示了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1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地层简要图

    2 张夏组构造—古地理特征

    张夏期构造和岩相分异清晰,代表了寒武系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的典型特点,显示先期堑垒构造和古隆起对碳酸盐岩沉积及相带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2.1 “三隆四坳”古地理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的西缘,北为伊盟古陆,西为与祁连海相连的西部大陆边缘盆地,南为与秦岭洋相连的南部大陆边缘盆地,东与华北地台本部相连。张夏沉积时,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内具有“三隆四坳”构造格局,“三隆”分别是盆地西南缘的镇原古隆、盆地中部的横山凸起和东部的柳林低。八嫩辍狈直鹗俏鞑康暮乩价晗莺投ū咣晗,东北部的临县坳陷,东南部的黄陵—铜川坳陷(图2)。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和梁平—开江海槽的研究结果显示,古裂陷往往具有多期活动并对后期沉积具有一定控制作用[20-22]。据前人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系发育系列大致北东向展布的裂谷[23-25],平面上具有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图3),由北而南依次是贺兰裂谷、定边裂谷、晋陕裂谷等。对比图和图3可以看出,贺兰和定边坳陷与长城系贺兰和定边裂谷位置一致,而黄陵—铜川坳陷与晋陕裂谷位置一致,也揭示早期裂谷对寒武系张夏组沉积仍然具有影响。

    2 张夏组沉积前构造古地理背景图

    3 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系裂陷分布图

    2.2 张夏期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寒武纪早期,随着海侵,首先在坳陷区接受沉积,但分布范围有限;中寒武世徐庄期,在大规:G肿饔糜跋煜,盆地范围内广泛接受沉积,隆坳格局和相带分异开始凸显,张夏期尤为明显。如图4所示,张夏期构造—岩相古地理具有以下方面特点:①发育两类颗粒滩;②颗粒滩沿台地边缘、台洼边缘和古隆起周围分布;③颗粒滩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图4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张夏期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2.2.1 两类颗粒滩

    研究结果揭示,张夏组发育台缘滩和台内滩两种类型。台缘滩厚度大,一般大于150 m。以上韩剖面为例(图4、5),张夏组厚度为300 m,其中鲕粒滩厚度为260 m,底部由灰色泥岩、深灰色薄层泥晶灰岩或夹砾屑灰岩组成,向上为厚层块状鲕粒云岩,滩相中上部基本白云石化。张夏组测井曲线显示台缘滩具有低自然伽马(10 ~ 50 API)、高电阻(10 000 ~ 100 000 Ω·m)的测井响应特征;镜下观察显示,台缘滩主要由鲕粒云岩和鲕粒灰岩组成,鲕粒大小介于0.7 ~ 1.5 mm,分选较好,白云石化大多呈现晶粒结构,颗粒形态清晰可见,部分鲕粒边缘:,残留颗粒幻影,少量鲕?杉派渥春腿Σ憬峁,岩石总体胶结较强,残余少量粒间孔,见溶蚀孔洞(图6-a、b)。台内滩包括台洼边缘滩和古隆周围浅滩,其特点与台缘滩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台内滩体的单层厚度和总厚度变。谔沧芎穸韧ǔ2蛔100 m ;其次是台内滩鲕粒变细,一般介于0.3 ~ 0.8 mm(图6-c);古隆周缘滩体白云石化强,台洼边缘滩云化明显变弱。颗粒滩的发育与白云石化特点与四川盆地洗象池组、栖霞组—茅口组类似[26-28]。

    5 上韩剖面张夏组台缘鲕粒滩特征图

    6 张夏组主要岩相特征图

    2.2.2 隆坳格局控制滩体分布

    由图可知,两类颗粒滩的发育明显受隆坳格局的控制。台缘滩发育在华北地台向秦祁海槽过渡的坡折上,沿布井—李华井—定探井—沙探1井—牛心山—麟探井—淳探井—平井—西磑口一带展布,受定边裂谷和晋陕裂谷的影响,台缘带向台内延伸;台内滩主要受古隆起和台洼的控制,围绕镇原古隆起、横山凸起以及临县台洼和黄陵—宜川台洼边缘发育,围绕古隆起的台内滩完全白云石化,而环洼地发育的台内滩部分白云石化。

    2.2.3 颗粒滩是有利储集相带

    野外剖面和已有钻井揭示,张夏组储集层的岩性为鲕粒云岩,鲕粒滩是有利储集相带。据568 个样品测试结果,孔隙度分布主要介于2.5% ~ 7.5%,约占总样品的60%,126 个样品显示渗透率集中介于0.1 ~ 1.0 mD,约占总样品的62%,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特点。从储层的分布看,其主要分布在张夏组的上部,即颗粒滩的顶部,反映储层的形成受高频海平面变化及表生岩溶改造的影响。这种发育特点与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栖霞组—茅口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类似[28-34],其有利储层分布规律也基本一致,主要围绕古隆起周围和沿台缘带展布。

    3 马家沟组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寒武纪末,怀远运动造成华北地台整体隆升,使得鄂尔多斯盆地普遍遭受剥蚀[35]。与此同时,隆坳构造格局由北东向转变为南北向,奥陶系在此背景下接受沉积,早奥陶世冶里—亮甲山期主要分布在盆地周缘,至马家沟期早期,除中央隆起外,盆地内普遍有所沉积,马家沟晚期,华北海与祁连海贯通,整个盆地均接受沉积,构造和岩性分异也更为清晰,呈现出多级古隆起控滩及多级障壁作用的特点。

    3.1 “三隆两凹一凸”构造背景

    利用地震—钻井资料,采取残余厚度并结合地层接触关系综合恢复马家沟早期和晚期构造古地理面貌(图7),图7-a 是马家沟早期古地貌格局,北为伊盟古陆,西南为镇原隆起,两者构成所谓的“L形中央古隆起[36],中东部为鄂尔多斯坳陷,再往东为吕梁低隆起,鄂尔多斯坳陷又可进一步分为米脂凹陷、桃利庙凹陷和横山凸起,总体表现为“三隆两凹一凸”的特点。马家沟早期桃利庙凹陷范围很。嵘酵蛊鹞挥谖谏笃臁副咭淮,米脂凹陷范围广,北至神木,南到宜川,占据了坳陷的大部分地区;图7-b 是马家沟晚期古地理格局,总体格局与早期一致,但显示米脂凹陷明显变。窒拊诩严亍忠淮,而桃利庙凹陷范围扩大,占据了鄂托克前旗—靖边的广大地区,横山凸起也向东迁移至榆林—横山一带,吕梁低隆起向东迁移出盆地范围。

    7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早期、晚期沉积时古地貌图

    3.2 马家沟期构造—岩相古地理

    从古地貌分析可以看出,马家沟沉积时具有多级隆坳背景,中央古隆起介于华北地台与秦祁海槽之间,早期以古陆形式存在,分隔了两大海域,晚期表现为水下隆起,成为华北地台与秦祁海槽之间的构造障壁[14]。因此,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内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总体呈现出障壁碳酸盐岩台地的特点[37],其中的隆凹对滩体和膏盐岩沉积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笔者以马三段和马四段为例探讨马家沟早期和晚期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分别代表马家沟组高位域和海侵域的沉积特点。

    3.2.1 马三期构造—岩相古地理

    马三段是马家沟早期高位域沉积的典型代表,其相带展布严格受古地理背景的控制。从地震剖面看,在祁连海域,马三段由西向东超覆于中央古隆起,而在华北地台则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分别超覆于中央隆起和伊盟古陆。受中央古隆起、吕梁低隆和横山凸起等障壁作用的影响,在强烈蒸发作用下,米脂凹陷演化为膏盐潟湖环境,沉积了大套的石膏和岩盐(图8-a),环绕膏盐湖周缘是白云岩坪,近膏盐湖为含膏白云岩坪(图8-b),而近古陆或古隆起区为泥质云坪(图9-a)。值得注意的是,在桃利庙附近存在一个规模较小的泥云质潟湖(图7-a);中央隆起西南侧,由于直接与秦祁海槽相连,水体含盐度正常,表现为开阔台地沉积,主要为一套灰色泥晶灰岩(图8-c)或含陆源碎屑的泥晶灰岩。

    8 马家沟组主要岩相特征图

    9 鄂尔多斯盆地马三期和马四期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3.2.2 马四期构造—岩相古地理

    马四段是马家沟组最大一期海侵沉积,代表了马家沟晚期海侵域典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该时期,华北海越过中央古隆起与秦祁海槽完全沟通,中央古隆起作为水下隆起,对水体分隔已不起作用,但由于地貌高,水体相对较浅,水动力条件变强,成为台地边缘相带,沉积了大套颗粒岩(图9-b)。以定探井为例,马四段颗粒岩厚达260 m,主要由砂屑灰岩和鲕粒灰岩夹泥晶灰岩组成,因强烈白云石化,目前已转化为残余颗粒云岩和粉—细晶云岩(图8-d),纵向上具有多个旋回叠置的特征;中央古隆起以西和以南地区演化为斜坡—盆地环境,主要以薄层泥晶灰岩、薄层“疙瘩”状石灰岩为主(图8-e),夹重力流成因的中厚层颗粒灰岩和砾屑灰岩;中央古隆起中东部为局限台地,沿古隆起东侧和榆林—横山凸起等古地貌高的位置,发育台内颗粒滩和潮坪微相,部分白云石化(图8-f);而在桃利庙和米脂坳陷区则演化为台内洼地相带,以泥质泥晶灰岩、“疙瘩”状石灰岩夹风暴成因的薄层生屑灰岩为主,基本未云化(图9-b)。

    3.2.3 有利储集相带

    马家沟组海侵域和高位域发育的有利储集相带截然不同。海侵域属正:K粱,有利相带主要是颗粒滩相,包括台缘滩和台内滩。以马四段为例,台缘滩厚度大,白云石化作用强,储集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4.6%63 个样品),平均渗透率为9.00 mD53个样品),储层分布在乌!跬锌似臁跬锌饲捌臁废匾淮惶谔驳ゲ愫穸群屠刍穸仍恫蝗缣ㄔ堤,白云石化作用也较弱,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7%17个样品),平均渗透率为0.15 mD17 个样品),储层分布在榆林—横山—延安一带。高位域因强烈蒸发作用,海水含盐度变高,有利储集相带为含膏白云岩坪,其中石膏晶体和结核在暴露期间被淡水溶蚀形成晶?缀透嗄?锥晌⒉。据实验分析,该类储层物性好,孔隙度主要介于4.0% ~ 10.0%,渗透率主要介于0.01 ~ 0.50 mD,属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主要环绕膏盐湖分布,储层分布在伊金霍洛旗—定边—吴起—宜川—石楼—临县—府谷广大地区。

    4 构造—岩相古地理对成储影响

    构造—岩相古地理对储层的沉积和成岩改造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控制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发育,为储层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38] ;②控制了早期白云石化和岩溶改造的范围和程度,从而控制储层的质量和分布。前面已讨论了古地理背景对张夏组和马家沟组有利储集相带的控制,下面则主要探讨构造—古地理对成岩改造的影响。

    4.1 构造—岩相古地理对早期白云石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高镁钙比值流体的参与是白云石化发生的重要条件[39-40],而高镁钙比值流体的形成有赖于局限、蒸发的浅水环境,这种环境又通常受古隆起和古障壁等构造—岩相古地理背景的控制。从张夏组白云岩分布及白云石化程度来看,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镇原古隆起、横山凸起与柳林低隆及其周围,并由古隆起向坳陷区具有白云石化逐渐变弱的特点,坳陷区则完全未白云石化。马四段白云岩的分布也具有相似特点,即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中央古隆起和榆林、横山等凸起区,而在坳陷区基本未白云石化。张夏组和马四段白云岩的分布特点显然受隆坳背景的控制。这也说明,在同等气候条件下,古隆起及周围由于地貌高、水体浅,海水经蒸发作用迅速浓缩,形成高镁钙比值卤水,具备准同生白云石化发生的地质条件,促使张夏组和马四段颗粒滩发生白云石化。与此相反,在坳陷区,由于地貌低、海水深并与外海水体循环通畅,难以形成准同生白云石化地质条件。因此,坳陷区未白云石化。

    4.2 构造—岩相古地理对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

    表生岩溶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意义重大。我国许多重要的油气产层,如四川盆地灯影组和龙王庙组[29-30,41-42]、塔里木盆地鹰山组[43] 等,往往与岩溶改造密切相关,鄂尔多斯盆地也不例外,张夏组和马家沟组储层质量的提升也有赖于岩溶作用的改造[44-46]。研究结果揭示,构造—岩相古地理从两个方面影响岩溶作用:①隆坳古地理背景控制岩溶作用的范围。以张夏组为例,寒武纪末,华北板块整体抬升,造成大面积沉积间断,在古隆起及斜坡上部地区三山子组大多被剥蚀殆。畔淖橹苯颖┞对馐艿苈巳苁,形成大量溶蚀孔洞,改善了储集性能;在坳陷区,因残存三山子组,张夏组基本未受岩溶作用改造,储集性能明显变差。②岩相控制了岩溶作用的改造程度。岩溶作用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个条件,即有腐蚀性流体、可溶矿物和岩石渗透性[47-48]。因此,在具备岩溶流体条件下,岩溶作用的发育程度就取决于可溶矿物的多寡和岩性致密与否,而是否含有可溶矿物以及岩性是否致密则主要受岩相的控制,故而岩相决定了岩溶程度。如马家沟组经历了1.4 亿年的风化剥蚀[16,49],但岩溶作用主要发育在颗粒滩相、含膏云坪相和膏盐湖相带,而其他相带如马六段致密灰岩相、马五段致密泥质云岩坪和致密云质潟湖相未见强烈岩溶改造,因而马家沟组储层主要分布在颗粒滩和含膏云坪相。综上表明构造—古地理对储层的发育和改造都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5 沉积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

    以上分析揭示,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具有鲜明个性特点,沉积模式与经典Tucker[50] Wilson[51] 模式有相似性也有特殊性。图10 是张夏组镶边台地沉积模式,该模式既有经典的台缘滩带,也呈现了台内多滩带的特点,即除了沿裂陷边缘发育的台缘滩外,台内发育了环古隆周缘分布的台内滩和环台洼边缘分布的台内滩,这些滩体经准同生溶蚀和晚期岩溶作用改造以及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优质储层。此外,该模式揭示存在两种潜在的烃源岩沉积环境,即裂陷型台盆和坳陷型台洼。从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型台盆发育灯三期和早寒武世优质烃源岩、梁平—开江裂陷台盆和蓬溪—武胜坳陷型台洼发育长兴期烃源岩来看[20,52-54],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也可能存在上述两种类型的烃源岩,从而与台缘滩和台洼边缘滩分别构成成藏组合。另外,由于古隆起晚期遭受强烈剥蚀,张夏组直接与上覆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接触,构成新生古储成藏组合。因此,该模式的建立可以预示张夏组存在3个潜在勘探领域,即镇原古陆西南侧裂陷型台盆下寒武统烃源岩与张夏组台缘滩构成自生自储成藏组合领域、伊金霍洛旗—神木地区坳陷型台洼下寒武烃源岩与张夏组台内滩构成自生自储成藏组合领域、镇原古隆东侧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张夏组台内滩构成新生古储成藏组合领域,这个领域为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目前已取得的勘探成果来看,新生古储成藏组合勘探领域在陇东地区已经取得突破,陇17、陇18 和陇26 口井在三山子组和张夏组获得工业气流;另两个自生自储成藏组合领域目前尚未开展钻探,但勘探潜力巨大,勘探发现值得期待。

    10 张夏组镶边台地沉积模式图

    11 是马家沟组障壁台地沉积模式,该模式最大特点是蒸发障壁台地与镶边台地沉积样式的韵律性重复。海退期,中央古隆起将台地与外海隔绝,台内在次级障壁和强烈蒸发作用下演化为巨大膏盐湖,表现为障壁台地沉积(图11-a);海侵期,中央古隆起没入海水成为台地边缘,台内演化为半局限台地,整体表现为镶边台地沉积样式(图11-b)。该模式揭示,马家沟组发育两类储层,即镶边台地期发育的颗粒滩型,包括台缘滩和台内滩储层,障壁台地期发育的岩溶型膏?装自蒲掖⒉悖淮送饣狗⒂嚼嘀旅芊舛虏,障壁台地期的膏盐岩层和镶边台地期的泥质泥晶灰岩层,中生代构造反转后,这两套致密层位于储层的上倾方向,同时在纵向上互相叠置,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此外,在构造低部位的原中央古隆起存在马家沟组巨大剥蚀窗,使马家沟组与上覆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构成新生古储成藏组合[55-56]。因此,马家沟组上组合风化壳和中下组合颗粒滩是有利勘探方向,这对靖边气田的扩边勘探和“靖边之下找靖边”具有指导意义。

    11 马家沟组障壁台地沉积模式图

    6 结论

    1)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存在隆坳相间的沉积背景,张夏期具有“三隆四坳”的特点,隆坳背景受前震旦系裂陷的影响,呈北东向展布;马家沟期具有“三隆两凹一凸”的特点,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古隆起控制了滩相发育而坳陷则控制了潜在烃源岩的沉积,展示出“古隆控储古坳控源”的特点。
    2)张夏期岩相古地理以发育多条滩带为特点,滩体沿隆坳转折带和古隆起周围发育,经白云石化和岩溶作用改造成为有利储层;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表现为障壁蒸发台地与镶边台地的间互沉积,含膏云坪是障壁蒸发台地有利储集相带,颗粒滩是镶边台地有利储集相带,经白云石化和岩溶改造,储层规模分布。
    3)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了储层沉积背景和物质基。栽缙诎自剖脱胰茏饔酶脑斓姆段Ш统潭染哂兄匾跋,从而控制有利储层宏观分布。
    4)张夏组镶边台地沉积模式和马家沟组障壁台地沉积模式分别揭示张夏组具有种潜在成藏组合,马家沟组存在两种成藏组合,是有利的勘探领域。

    参考文献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编 辑 陈古明

    论文原载于《k8凯发官方网站气工业》2020年第2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寒武系—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规模储层形成与分布研究”(编号:2016ZX05004-0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长庆油田5 000 万吨持续高效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514)。


    二维码

    k8凯发官方网站